• ISSN 2096-4900
  • CN 23-1603/S
  • 主管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主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
在线办公系统
访问统计
当期目录
2020年 3卷 2期 出版日期:2020-07-13
综合评述
王 明,王立祥,李大鹏,付宁宁,李呈澄,骆有庆,任利利

松树蜂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林业检疫性蛀干害虫,在全球范围内对针叶树造成严重威胁。该虫原产于欧洲和北非,1900 年入侵南半球,2002 年入侵北美,2013 年首次发现松树蜂及其共生菌传入并定殖于我国东北地区,严重危害樟子松林,造成巨大损失。全球各大洲目前除南极洲外均发现松树蜂危害。松树蜂与淀粉韧革菌属的真菌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共生菌以无性生殖为主要方式,依靠松树蜂较强的飞行扩散能力跨越广阔地理区域进行传播,造成寄主植物的衰弱和死亡,这种稳定的共生关系可能是其分布广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树蜂属共生菌的种类,网隙裂粉韧革菌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松树蜂的虫 - 毒 - 菌的复合致害机制,网隙裂粉韧革菌对寄主树种的侵染力及机制,对松树蜂幼虫生长发育的必要性以及对松树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等研究进展,指出了我国局部地区分布的松树蜂对我国更多地区针叶树可能构成的潜在威胁。基于目前的研究基础,为了更好地探讨松树蜂 -共生菌的分子机制,本文提出了关于共生体研究的下一步研究方向:松树蜂毒液、肠道微生物等对共生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期为开展关于松树蜂的专项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合理的建议。同时为积极有效地全面防控该害虫提供科学依据。

2020 Vol. 3 (2): 1-11 [摘要]( 4 HTML (1 KB)  PDF (1833 KB)  ( 791 )

陈 岱,舒立福,李朔南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加剧,近年来森林火灾已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导致大量人员伤亡、森林资源和人类财产损失以及大气环境污染。有效的林火防控管理体系是目前世界林火多发国家和地区主要的研究领域。美国虽在林火研究、林火政策与管理领域有着长足的发展,但也不得不面对不断增加的火险和损失的现状。本文对美国的林火政策及管理概况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内容包括林火发生概况、林火政策发展、林火扑救与管理以及适应性管理背景下的林火应对策略,文章将对我国的林火管理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2020 Vol. 3 (2): 12-17 [摘要]( 4 HTML (1 KB)  PDF (847 KB)  ( 910 )

贾庆林,赵小汎, 代力民

建设绿色矿山文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行动要旨,矿产资源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系统紧密相关,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必须在保护林业环境的重要前提下进行。本文于协同治理视阈下对丹东矿业的探讨目的也正如此,使其既达到保护当地的林业环境的目标,又促进绿色矿山文明的建设。丹东市作为辽宁省的森林资源大市,同时也是矿藏资源强市,近年来,随着资源开发利用的日益频繁,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资源短缺问题随之凸显出来。基于丹东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利用协同治理理念将追求绿色发展、保护林业环境的行动扩展到矿业活动的整个过程。文章首先阐述矿产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方面,其次明晰丹东矿产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方面,最后提出协调丹东矿业开发与林业环境保护的策略。其中针对矿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环境保护的管理涉及到了多方责任,需要厘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既树立整体思维,又要注重规划部署,贯彻复杂与协同治理方法;同时培育共治意识,建立矿业与林业链条生命共同体,既开发又保护;最后高举绿色生态文明的旗帜,鼓励公众参与,促进和谐自然,以期为矿山与林业环境能够得到充分的生态保护提供经验和启示。

2020 Vol. 3 (2): 18-21 [摘要]( 0 HTML (1 KB)  PDF (715 KB)  ( 452 )

白浩楠,牛 香,王 兵, 宋庆丰,龙文兴

菌根真菌与陆地上 80% 以上的植物形成菌根共生体,提高宿主对资源的竞争力,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在生态系统碳(C)、氮(N)、磷(P)循环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菌根与植物之间的营养交换是公平的,菌根真菌通过把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磷元素交换给植物,从而获得植物光合产物碳,并将植物光合产物碳输送到根际甚至根际外土壤中。菌根共生体形成的错综复杂的菌丝网络连接了同种或不同种的植物个体,促进了植物间的地下交流。本文重点分析了菌根真菌在森林碳氮磷循环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2020 Vol. 3 (2): 22-26 [摘要]( 0 HTML (1 KB)  PDF (750 KB)  ( 727 )

王金玲,张永鑫,姜 莹,常 凯,杜凤国

我国油脂需求量不断加大,木本油料植物较草本油料植物占地较少,可多年收获,开发和推广木本油料植物是目前提高食用油供应量的有效方法。本文简述了木本油料植物的重要性、吉林省木本油料植物资源概况及木本油料植物的开发前景,指出吉林省木本油料资源开发存在主要的问题包括木本油料植物的开发具有盲目性、农民对于木本油料植物不了解、林农缺乏科学种植及管理经验等,并对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提出木本油料植物具有较高的开发前景及具有投入少、适应性强等优点,加大协同创新、产研销一体化,促进吉林省木本油料植物的开发与利用。

2020 Vol. 3 (2): 27-30 [摘要]( 3 HTML (1 KB)  PDF (834 KB)  ( 522 )

李向飞,邰文超,景 璐,常金财,齐雅静

细根(直径≤ 2 mm)是树木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其生产和周转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力流动的主体,但因为测定技术和研究方法的限制而了解甚少。在以往的研究中,影响细根生长量、死亡量的因子很多,其中对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土壤氮的有效性的研究较为广泛。如:当细根生长不受土壤水分因子、养分因子等限制时,适合范围内的土壤温度,细根生长量、死亡量与其呈正相关关系,即随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直到最大值,之后会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因为过高的土壤温度使细根寿命缩短,死亡加速;当细根生长不受土壤温度控制时,细根的生长量、死亡量与土壤水分有效性呈正相关关系,即随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氮的有效性季节变化影响细根的生长量、死亡量,而且不同矿化速率的土壤氮含量会导致细根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差异。本文就这几种因子对细根生长量、死亡量的影响进行评述。

2020 Vol. 3 (2): 31-33 [摘要]( 4 HTML (1 KB)  PDF (722 KB)  ( 568 )

研究论文
骆媛媛,彭 巍,李明文,程立超

【目的】为探求火山熔岩台地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吸附空气颗粒物的能力大小,对五大连池风景区(以下简称景区)8 个乔木树种叶片大气颗粒物吸附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筛选出吸附能力强又适合当地栽植的树种,为合理规划树种的栽植提供借鉴参考。【方法】选择景区龙门石寨景点内常见树种(落叶松、云杉、蒙古栎、山杨、椴树、黄檗、黑桦、白桦)为研究对象,利用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I)分析了景区主要树种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吸附空气颗粒物的能力,测定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 TSP、PM10 和 PM2.5 的吸附量。【结果】供试的 8 个树种中落叶松单位叶面积吸附颗粒物(TSP、PM10 和 PM2.5)量最大,分别为 0.295 μg·cm-2、0.155 μg·cm-2 和 0.094 μg·cm-2。8个树种颗粒物(TSP、PM10 和 PM2.5)的吸附能力依次为落叶松>云杉>椴树>蒙古栎>山杨>黄檗>黑桦>白桦。颗粒物的吸附特征总体表现为:针叶树种的叶片平均吸附颗粒物(TSP、PM10 和 PM2.5)的能力大于阔叶树种,针叶树种中落叶松吸附能力大于云杉;在阔叶树种中,椴树的吸附能力最大,白桦叶片吸附量最小。【结论】叶表面较粗糙、有黏性分泌物的针叶树种吸附颗粒物能力较强,而叶表面光滑或有特殊疏水结构的阔叶树种吸附颗粒物的能力较弱。各树种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量数值相对较低,表明景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在景区城市绿化建设中,应以选择针叶树种为主,同时还应优先考虑选择椴树和蒙古栎。

2020 Vol. 3 (2): 34-37 [摘要]( 2 HTML (1 KB)  PDF (1003 KB)  ( 534 )

刘禹廷,高君亮,黄雅茹,罗红梅,马迎宾,董礼隆,张 蒙,漆学伟

【目的】为了提高沙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本试验采用 ABT1 和 S-ABA 两种生根粉对沙棘进行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研究,筛选出最适生根粉种类和浓度,旨在为沙棘的扦插育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以沙棘为材料进行嫩枝扦插,通过 3 种不同浓度(100、200、400 mg· L-1)S-ABA 生根粉和 10 000 mg· L-1 浓度 ABT1 生根粉处理,结合 4 种时间梯度(速蘸、4、8、12 h)来研究生根粉对沙棘成活率、平均生根率及平均生根量的影响。【结果】主要结果如下:(1)S-ABA 在 200 mg· L-1 浓度下成活率、平均生根率和平均生根量最高,ABT1 在 10 000 mg· L-1浓度下成活率最高,二者无显著差异。(2)S-ABA 与 ABT1 成活率均在 4 h 处理下表现最好,二者无显著差异。(3)综合生根粉浓度和浸泡时间两个因素,S-ABA 在 200 mg· L-1 浓度 4 h 浸泡时间处理下沙棘扦插成活率及生根情况表现最好,ABT1 10 000mg· L-1 浓度 4 h 处理下沙棘扦插成活率及生根情况表现最好。【结论】可以将 200 mg· L-1 浓度的 S-ABA 生根粉与 10 000mg· L-1 浓度的 ABT1 生根粉替换使用,可明显提高沙棘生根率和生根量。随生根粉浓度的升高以及浸泡时间的增加,沙棘成活率、平均生根率和平均生根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萘乙酸和苯氧化合物的作用,高浓度的萘乙酸和苯氧化合物会抑制发育,易造成植物伤害。

2020 Vol. 3 (2): 38-42 [摘要]( 3 HTML (1 KB)  PDF (1489 KB)  ( 597 )

王 烁,韩大校,王千雪,申方圆,崔 嵘

【目的】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林分状态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森林经营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明确最优林分状态,构造最优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合理评价东北林区不同林型森林质量以及制定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大兴安岭南翁河地区的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和兴安落叶松柞树混交林的标准地调查数据,分别计算林分空间结构、林分年龄结构、林分组成、林分密度、林分长势、顶级树种竞争、林分更新和林木健康等8个方面的林分状态指标,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现实林分状态计算公式计算两种不同兴安落叶松混交林的现实林分状态值,并确定林分状态等级。此外,还分析了两种混交林中落叶松的生长状态。【结果】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和兴安落叶松柞树混交林均具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和年龄结构,表现为林分状态指标赋值均为 1,达到了最优林分状态标准。然而由于未经过抚育间伐,导致林分密度拥挤、林分更新不良、健康林木比例低下,表现为林分密度、林分更新和林木健康等指标的赋值为 0,严重影响了现实林分状态等级。林分组成、林分长势和顶级树种竞争等指标均在 0.5 左右,其中林分组成指标数值低于 0.5,说明这两种林型树种均比较单一;林分长势和顶级树种竞争指标数值高于 0.5,说明林分长势良好,目的树种占主要优势。通过计算两种林型的 ω 值发现,两种林型均处于较差的现实林分状态,所以,制定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通过抚育间伐等措施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林分更新情况,提高健康林木比例,将对提高林分整体质量等级提供帮助。兴安落叶松在与不同树种混交时具有不同的生长状态,所以,有针对性的林分调整对于提高森林质量同样重要。【结论】本研究可为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和兴安落叶松柞树混交林的森林经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2020 Vol. 3 (2): 43-48 [摘要]( 4 HTML (1 KB)  PDF (1002 KB)  ( 603 )

于宏影,王思瑶,王晓红,黄 艳,裴晓娜,闫晓娜,丛日征

【目的】偃松种仁营养价值丰富,含油量高,脂肪酸种类丰富,本试验以 4 个种源偃松种子为研究材料,对种子形态、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为探讨偃松种子不同种源间的差异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百粒重:采用四分法,随机选取 100 粒种子,重复三次,取平均值;出仁率:随机选取 100 g 种子进行测定;种长、种宽:随机选取 50 粒种子为一次重复,游标卡尺测定种子的纵轴为其长,测定垂直种脐种面最大横向宽度为种宽,3 次重复;油脂含量的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GB/T5009.6-2003);脂肪酸含量的测定采用简易甲酯化法。【结果】偃松种长、种宽、长宽比、百粒重、种仁重、种皮重、种仁重 / 种皮重、出仁率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 7.82 mm、5.91 mm、1.33%、9.48 g、0.0406·粒 -1、0.0541·粒 -1、0.75、42.75%。油脂含量为 62.23%,油脂变异系数较低,为 1.41%。偃松种子中共检测到 10 种脂肪酸,包括 3 种饱和脂肪酸和 7 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 4.54%,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95.07%,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偃松种子种源间形态数量性状指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阿北种源的出仁率、百粒重、种仁重、种长最高,为 45.54%、11.63 g、0.0530 g·粒 -1、8.50 mm。呼中种源的油脂含量最高,为 63.97%。种长与种宽、种皮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种宽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种仁重、种皮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百粒重与种仁重、种皮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种仁重和出仁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松籽形态数量性状与松仁的营养成分油脂均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在种源选择中可以选择出百粒重、种仁重、出仁率、种长、种宽兼优的种源。综合分析,筛选出阿北种源作为优良种源加以推广利用。

2020 Vol. 3 (2): 49-56 [摘要]( 2 HTML (1 KB)  PDF (946 KB)  ( 538 )

李章华,黄 英,黄 平,李章兰,陆文波

为了解决以往的核桃树高枝换优法,不太适合专业知识相对较少、基本技能相对较差、简单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的广大群众及嫁接成活率、成树率、挂果率普遍相对较低的现状,本研究从 1998 年开始潜心探索、用心研究,通过大量的学习、揣摩、探索和不断的试验、总结、归纳,再试验、再总结、再归纳,最终发明了一种综合效益高,且易学、易会、易操作、易推广的高效高枝换优新法。通过多年的推广和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至 2014 年大面积改造其嫁接成活率均能达到 98.1% 以上,成树率 95.8%,三年挂果率 100%,三年丰产率 86.4%。该方法的发明填补了昭阳区及其周边地区此方面的技术空白,也为全国其他核桃产区的核桃高枝换优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2020 Vol. 3 (2): 57-59 [摘要]( 2 HTML (1 KB)  PDF (794 KB)  ( 423 )

问题讨论
尚 健

森林病虫害对我国森林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其消长取决于病虫种类、寄主植物、生态环境和人为活动四个因素。辽宁省森林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和人工中幼龄纯林比例过大而导致,此外还有林分结构不合理,综合防治能力不强的因素影响。对森林病虫害的治理对策,应在了解病虫害成因的前提下,实行林业生产全过程管理,加强检疫和测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防治。文章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针对辽宁省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危害特点以及传播途径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可行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森林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020 Vol. 3 (2): 60-62 [摘要]( 1 HTML (1 KB)  PDF (823 KB)  ( 634 )